首页 > 奇闻

为什么有些恒星的亮度会变化 为什么人造卫星环绕地球的轨道不一样

奇闻 11-21

  人造卫星本身是不发光的,像月亮一样,只能反射太阳光。因此要看到人造卫星,观测地点的天必须比较暗,天太亮了,卫星也是看不见的。另外,卫星必须受到太阳光的照射。

  这些条件,只有在日落后和日出前一段时间里才具备。白天,卫星飞过我们上空时,它虽然能被太阳照到,但天空太亮,我们就看不到,这与我们在白天看不到星星是一样的。

  深夜,卫星飞过我们上空时,太阳光被地球挡住,照不到卫星。当然我们也无法看到。只有在日落后或日出前一段时间,天空的背景是黑暗的,阳光能照到卫星上,如果天空晴朗,我们就能看到。

  外因是变化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以上这些都是外因,能否看到卫星,还必须决定于人造卫星的大小。卫星的表面积必须足够大,并且反射性能要比较好。而有的体积很小,直径只有几十厘米,在几百公里高空,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体积很大,达173公斤,看上去是比较亮的(外在近地点时,大约相当于4等星),使用较为灵敏的日用照相机也可以对它拍照。

  知识点:卫星、照射

  为什么人造卫星发射时穿过大气层不会烧掉

  为什么流星穿过大气层被烧掉,而人造卫星发射时也穿过大气层,却没有被烧掉呢?

  流星穿过大气层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速度。在地球强大的吸引力作用下,流星越靠近地球,地球对它的引力就越来越大,因此它的速度迅速地增长,最后能到达到每秒20到70公里。流星以这么高的速度在大气层运动,受到了巨大的磨擦力,使流星达到几千度,足以烧掉流星。

  人造卫星发射前,相对于地球的速度为零,在发射过程中还要不断克服地球的引力,开始的速度很慢,以后逐渐增加。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第一级火箭发动结束后才增加到每秒二、三公里。这时卫星已经离地面50到100公里高,那里的大气密度还没有地面的千分之一。当卫星进入轨道时,速度达到每秒钟7.9公里。可是由于高度更高,大气更加稀薄了。所以,在人造卫星发射过程中,虽然由于空气磨擦而产生的温度相当高,但比流星穿进大气层时的温度要低得多,所以不会被烧掉。但尽管这样,还是要用耐高温的合金来做火箭的外壳。为了减少人造卫星与大气层的磨擦,还采取了下面的措施:

  卫星和火箭的联结总体的外壳,要造得尽量光滑,以减少大气的阻力。2.与前进方向垂直的火箭横截面越大,受到的阻力就越大,因此火箭要做成细长的。3、发射卫星时,为了尽快脱离浓密的低层大气,一般采用垂直于地面,或基本垂直于地面向上发射的方法。

  人造卫星发射穿过大气层时不使其烧掉的是这些办法,那么宇宙飞船返回地球穿过大气层时用什么方法不让它烧掉呢?一般都用这些方法:当飞船返回地球将要进入大气层时,飞船向前进的方向喷气,就像喷气飞机那样,不过是向前喷,不是向后喷,使飞船的速度减慢。这时飞船开始下降,当它进入大气层时,不是像一块石头那样笔直地从几百公里高空直冲下来,而是逐渐转成了一个弧形很大的下降轨道,斜着飞下来,一般要绕着地球飞行半圈以后,再打开强大的降落伞,这时飞船可以缓慢而安全地落到地面了。

  知识点:人造卫星、摩擦、温度、合金、垂直

  为什么人造卫星环绕地球的轨道不一样

  在地球上空运行的人造卫星,按其轨道离地面高度来区分,可分为三种,即近地轨道(小于600千米)、中轨道(600-3000千米)和高轨道(大于3000千米)。

  不同用途的卫星,运行在不同的高度。需要对地面目标进行仔细观察和探测近地空间环境的卫星,通常运行在近地轨道,如科学实验卫星和侦察卫星等;需要对地球进行频繁地、周而复始地观察的卫星,通常运行在中轨道,如极轨气象卫星和资源卫星等;而需对地球作大范围、长时期定点观测或信号中转的卫星,通常选用高轨道,如静止气象卫星和静止通信卫星。

  有两个十分重要的轨道,它们就是中轨道的太阳同步轨道和高轨道的地球静止轨道。

  所谓太阳同步轨道,就是通过地球南北极的卫星轨道平面,每天向东移动0.9856°,这个角度正好是地球绕太阳公转每天东移的角度。轨道高度在700-1000千米之间。卫星每天都在同一时间通过同一地区上空,可观察到该地区的连续变化过程。极轨气象卫星每天定时观测同一地区云图,得到逐日变化过程,这就为天气预报提供了科学根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綦江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綦江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綦江在线-让世界了解重庆綦江区

綦江在线-今日綦江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