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綦江

“零产业村”的嬗变

綦江 04-17

  “零产业村”的嬗变

  4月14日清晨,赶水镇麻柳村贫困村民许沛园一早便来到鸡园,给借来的100只母鸡喂玉米粒,并捡走鸡棚里当天新产下50余个鸡蛋。2019年,凭着“借鸡下蛋”的模式,他的收入增加了1.4万余元。

  “这一批鸡已经满一年了,过几天业主就要收起走,然后重新拉一批新的中型鸡给我。”许沛园小心翼翼地将鸡蛋放置好,他说,这些鸡并不是他出钱购买的,而是借来的,他只管喂鸡收蛋。

  “鸡苗由业主出,鸡蛋由村集体公司收,基础设施由村上建。村民不出鸡、不愁销,只出劳力和粮食就行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游永秀说,全村依托“借鸡下蛋”模式建设的鸡园有20个,涉及7户贫困村民、13户一般村民,平均每户每年仅靠卖鸡蛋就能获得纯收入1.6万余元。

  麻柳村紧靠洋渡河,是典型的处于高山深沟的村庄,四周山高坡陡,土地零散,由于紧邻矿区、电厂,2014年之前,该村一直处于“零产业”状态,全村近一半的人口迁入城市,留守在村的主要是老人和小孩。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区里将短期见效与长期发展相结合,综合当地的人口特性,几经研究,帮助当地发展起了特色畜牧业。

  “麻柳村最先发展起来的是蜂蜜产业。”据区畜牧站站长叶昭晖介绍,2014年,区里动员当地村干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自建蜂园,让群众见效果、观收益、增信心。仅一年时间,就拉动起麻柳村建设扶贫蜂园,同时建立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参与其中。

  2017年,麻柳村蜂蜜产业快速发展,可观的收益让当地村民自发投资建设规模型蜂园,并进一步带动贫困户养蜂、繁蜂……到2018年,麻柳村全村的蜂群量达到400群,标准化蜂园3个,参与蜂蜜产业的村民有近30户,麻柳的蜂蜜已然成为一件“硬核”农产品。每每秋风刚至,全村的蜂蜜在半月内就被预订预购完。

  叶昭晖说,蜂蜜产业的成功,让区内许多发展农业的业主将目光转向了麻柳村,“借鸡下蛋”模式的上游企业——重庆市乐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与蜂蜜产业一样,小家禽产业在麻柳落地生根,同样走的是‘大业主带动村集体,村集体带动村民,村民进一步发展为业主’的路子。”叶昭晖说,“借鸡下蛋”带动了许多贫困户增收,也激发了村民发展产业的热情。

  “全村2188人,现在在村人数已经恢复到了1596人。”游永秀笑着说,这几年村里的产业一个接一个发展了起来,许多曾经选择外出打工的村民返回到村里,发展起了产业。“去年我们村又发展起了肉兔养殖产业,建成了肉兔养殖扶贫示范基地。现在两栋兔场共有肉兔528只,村集体还垫资10万元,给参与肉兔养殖产业的贫困户提供了400只种兔、100个兔笼。”

  贫困户刘应明是第一批响应参与肉兔养殖产业的村民,仅半年多时间,他的肉兔存量就达到了300余只。“再过几天,这300多只兔就要卖了,按照每只50元的价格,能收入1.5万余元。”

  借产业发展东风,2019年,该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至1.58万元。昔日的“零产业村”已经蜕变为特色畜牧业强村,成为我区特色畜牧业窗口。“麻柳村的禽蜂兔等产品一直保持着安全、营养、生态的高质量要求,随着我区畜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我们将立足资源优势,进一步助其发展壮大。”叶昭晖说。

  练为战4月16日上午,三江街道2020年山洪灾害防御及水库防汛抢险应急演练在该街道黄桷村玉河水库举行。演练模拟三江街道突发山洪灾害,辖区内出现山洪暴发、人员被困、小型水库翻坝等多种险情,黄桷村按照《山洪灾害点应急预案》开展前期处置,三江街道启动《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等系列预案实施应急处置,各方协同配合全面提升灾害防御和抢险救援能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綦江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綦江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綦江在线-让世界了解重庆綦江区

綦江在线-今日綦江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