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谚语和俗语是民间智慧的结晶 为什么各行各业的总称叫“三百六十行”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农历一年为三百六十天,每天学一行或者干一行,整年就能学成或者干成三百六十行。或是说,一个人至多可从学或者干三百六十行。“三百六十行”,则就是借用三百六十天而来的,它是一个整数。另有的认为圆周共计三百六十度,这些是西亚两河流域人发现的,从古至今世界通用。“三百六十”从时间上跟空间上来看,全是整数。“三百六十行”有天下全部行业的含意,上下左右和古往今来的行业全都包括进去。此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
知识点:三百六十行、统称、虚数
为什么第一次结婚的夫妻称为“结发夫妻”
在我国古时候,犯了罪的人,全要被刮去头发跟胡须。像秦汉时期,有两种常用的刑法,一种叫做髡刑,即刮去头发;另外一种叫耐刑,即剃去胡须。通常说来髡刑要比耐刑重些。反之,遵纪守法的人,无论男女都要蓄着长发。当时男子到20岁时要行“冠礼”就是将头发挽起来盘成发髻,称做“结发”,再戴上冠(帽子),代表成年了。因此,男子20岁也叫“弱冠”。女子到15岁行“笄簪之礼”,就是将头发盘成发髻之后插上簪子,代表长大成人了。因此女子15岁称“及笄”。
由此可见,“结发”一词原先指男女成年的时候。汉代苏武有首诗:“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那以后,依照这首诗,结发又被视为“结婚”的意思,同指夫妻。男女结发之后就变成了能结婚的成年人,此时结婚也称做结发夫妻。
人们叫成年之后第一次结婚的夫妻为元配结发夫妻。如果再婚,就不再是结发夫妻了。
知识点:夫妻、结发、结婚
武则天为什么留下一块无字碑
乾陵“无字碑”立于长安朱雀门外司马道东侧阙楼前,高大雄伟,闻名于世,但碑上没有刻一个字,引得历代无数的游人和学者抚碑遐思,不得其解。到目前为止对“无字碑”的由来大致有几种说法。第一:德大说。有人说武则天以女子称帝,创前代未有之奇局,自认为功高德大,可与秦始皇相媲美,可仿效秦始皇立无字碑。其二:自惭说。有人说,武则天喜欢自诩,临终大树贞石,以歌功颂德,但撰写碑文时,愧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因而留下了“无字碑”。其三:称谓说。有人说:“无字碑”不是武则天自立的,而是唐中宗李显给武则天立的,白碑立好后,李显在武则天的称谓是书为皇帝还是镌为母后问题上举棋不定,从而形成了“无字碑”。其四:非碑说。有人说:“无字碑”不是碑,而是“祖”。“祖”代表宗庙,当然不写文字。其五:遗言说。即是认为武则天在遗言中说:“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故而为无字碑。从目前情况看,遗言说比较合适。
知识点:武则天、无字碑、遗言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奇迹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奇迹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