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哈佛女孩刘亦婷全文在线阅读

文学 03-06

  1992年8月26日(11岁时)

  我爱兰花

  “为草当作兰,兰幽香风远。”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表现了他对兰花的珍爱。我家陽台上有一盆兰花,我也十分喜爱。我家的兰花是惠兰,夏天开花。那天,我去给兰花浇水,看见兰花冒了一枝花箭,我兴奋得血都涌到脸上,大声喊:“妈妈,爸爸,快来看啊,兰花冒花箭了!兰花冒花箭了....”这以后,我每天都要去看好几次兰花,看它长高没有,开花没有。一天天过去了,花箭从一寸来高长到一尺来高,又过了几天,一阵香味飘来,我想:“难道....”想着就跑出去一看,哇!兰花开花了!“兰花开了!兰花开了!太好了!太好了!”我高兴得直蹦。那兰花是淡黄色,中间有一瓣儿花上还有几点红点儿,看上去,像一个花形宝座,有红点儿的花瓣像一条通往宝座的花地毯。而且散发出一阵阵幽香,虽说不浓,却让我陶醉。

  从这以后,我更爱护兰花了、我每天都给兰花“洗澡”,每次洗过,我都要欣赏一番,兰花那上下窄、中间宽的绿叶上挂着一颗颗“大珍珠”,衬得兰花分外好看。有一次,兰花长虫了,我妈妈赶忙买了药给兰花“治病”。

  兰花给我们家带来了欢乐,好几次我和妈妈吵嘴后,两人都很生气,后来兰花的香味让我们心旷神怡,气都消了,还都觉得自己不对,互相道歉。

  兰花使我们家生机勃勃,所以我爱兰花,希望兰花给更多的人带来欢乐。

  体验惭愧和内疚,心疼爸爸妈妈

  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感到羞愧和内疚,是十分有效的教育手段。它能使孩子在自己的内心建立起一道“防火墙”,今后自觉抵制那些使她羞愧的错误行为。

  10岁这一年,婷儿全面而迅速地成长着。但她毕竟只是个孩子,还是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都十分注意批评的方式与分寸,期望着有一天她能把外在的压力变为自己内心的行为标准。我们认为,什么时候婷儿会因为没能满足自己的行为标准而内疚了,她的心理就真的开始成熟了----我清楚地记得,在我17岁左右时,每当我想起一位姓谢的老师,我就会深感惭愧和内疚,就会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上进,就想要干得更好。我一直期望着婷儿也能产生这样的心理体验。在四下的暑假里,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1991年8月2O日(10岁时)

  惭愧

  吃完早饭,妈妈就出门买菜去了,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我收拾好碗筷,就进屋来写作文。我东看西看,目光被书柜底下的小板子吸引了过去,我想:平常我不能打开小柜子,今天,爸爸上班去了,妈妈也买菜去了,我正好可以打开看看,说不定还能找到本书看呢!

  我越想越高兴,把学习 都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我把书柜旁的大纸盒搬到一边,再把柜子前的小箱子搬开。然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了柜门,柜子里面光线很暗什么也看不清,于是我就小心地从书柜顶上取下应急照明灯放在地上,把两根灯管都打开,柜子里一下子就亮堂起来。我蹲在地上,看着一摞摞的书,不禁高兴极了!突然门锁“喀喀”地响起来,我大吃一惊,心想:“这下糟了,妈妈回来了,唉,真倒霉!”我还没想好怎么办,妈妈就走进来了。看到柜子门开着,我蹲在柜子前,妈妈一下子都明白了,对我说:“原来,大人不在家,你就是这样学习 的呀!”说完生气地踹了几下纸盒。我知道这是妈妈想打我又舍不得,就拿纸盒当了我的替身。妈妈望着我叹了一口气,出去了。

  我呆呆地蹲在书柜前,我心里又是惭愧,又是懊悔,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浪费时间,爸爸妈妈想方设法,给我节约时间,我却这样大把大把地浪费,怎么对得起爸爸妈妈呢?我越想越觉得不应该。于是,我收拾好灯和纸盒,回到写字台旁,认认真真地写起作文来。

  婷儿就这样变得“懂事”了,懂事了的婷儿比以前更爱悉心培养她的爸爸妈妈。一年后的暑假,婷儿为了帮爸爸减轻病痛,四处奔波去抓中药,那个顶着烈日奋力蹬车的小小身影,是爸爸心中最温 馨的回忆之一:

  1992年7月24日(11岁时)

  为爸爸买药

  暑假里,爸爸的脸上长了两个疖子,十分难受,我看了很想帮他减轻痛苦。这天,爸爸叫我去药铺抓几副药回来,治疖子用。我一听可以帮爸爸的忙,就高兴地答应了。爸爸给我开了张药方,上面写着:“紫花地丁3g、野菊花3g... 共三副。”我问爸爸:“3g是什么意思?”爸爸说:“就是3克。”“我知道了。”我带着药方和爸爸画的一张几个中药店的位置图,骑上小自行车,就出发了。我先去了同仁堂药店,我问售货员有没有药方上的药,售货员说没有。我又去邮局附近的一个中药店,还是没有。我有点泄气了,可一想到爸爸的疖子,就又打起精神,到了东大街十字路口处的一家中药站。

  我把药方拿给一位售货员阿姨,问:“请问这里有这上面的几种药吗?”她拿起来一看,不耐烦地说:“有。”“谢谢,我要三副。”我正要拿钱买,她把药方不客气地向我掷来,“不在这儿交 费,去收款台交 费。”我心里老大不高兴地想:“这儿的服务态度真糟。”

  我交 了费,问售货员在哪儿拿药,她说:“等到嘛。”我说:“请把三副药分开包好吗?”“啥子哦,不行。”我还想说,可一看她那副时刻准备吵架的样子,就到一边去了。“拿药,拿药....”一会,传来她的喊声,我忙走过来拿,她没好气地骂了句粗话。我不想理她,心里想:“这人真是,不仅不给顾客按要求包药,还骂人,哼!”

  不过,我总算买到了药,还是挺高兴的!

  懂事了的婷儿比以前更注意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她已经开始主动从爸爸妈妈的行为方式中汲取完善自我的精华:

  1992年8月28日(11岁时)

  我的妈妈我的妈妈是一位编辑,她三十几岁,头发烫成波浪型,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穿着普普通通。妈妈是个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的人。有一天,晚饭过后,妈妈在写字台前坐下,写一篇文章的题头文字,一篇题头文字一百来字,我想,今天真不错,妈妈几下写完题头文字就可以和我杀几盘跳棋。

  我做完作业,打开电视,等妈妈一起玩。等了半个多小时,我再也等不住了,把跳棋拿出来摆好棋子,就去请妈妈。心里想:“真是的,你在干什么吗,这么久都弄不完。”

  我走过去,先没说话,站在后面“侦察”。只见妈妈,手上捏着笔,眼睛盯着纸,在思索着,一会儿写几个字,又划掉几个字。左手旁堆了一些写废了的纸,纸上写得满满当当,都是那篇题头文字的内容。“妈妈,搞那么好干吗?你这些都可以了嘛!”妈妈放下笔抬起头说:“这叫求好,你就是缺少这种精神,所以老得不了100分,你把我现在写的和最初写的比比。”我一看,真是天差地别,心里不由十分佩服。

  写得好就慢,这是我的想法,可到了年终我却大为吃惊,妈妈的发稿量全单位第一名一一23万字,超过第二名6万字。

  妈妈做事又快又好,她的求好精神也影响我向前。

  战胜重大挫折,考取外国语学校

  按照多年的惯例,婷儿所在的商业场小学,每年都有十来个保送名额,把总分最高的应届毕业生轮流保送成都市最好的几所重点中学。婷儿毕业的1993年,商小保送的中学正好轮到我们最想去读的成都七中。为了争取保送资格,婷儿足足奋斗了6年,五六年级一直稳定在班上的前3名,六年级更是创下了数学每篇作业都是满分的“奇迹”。一切迹象都表明,婷儿已经“胜利在望”了。

  可是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六上的寒假里突然传来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成都市当年小学升初中的政策将有重大改变,优秀学生保送重点中学的办法要被取消,代之以“微机排位”的新办法。所有小学毕业生,无论成绩好环,都会被编上号码,由电脑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随机分配一所中学。

  糟糕的是,我们家附近,恰恰只有连续几年都无人能考上大学的中学。

  我们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政策的明朗化,巴望它最好只是个谣言。不幸的是,一开学,这个“电脑抓阄”的传言就被证实是真的。这对于有希望保送的优等生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

  既然好歹都是微机分配,那努力还有什么用呢?婷儿班上的几个尖子生,一下子就松劲儿了。原来用于钻研“奥校”的时间改成了看电影 、看录像,自己看得昏天黑地,到学校还眉飞色舞地讲给小伙伴们听。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奇迹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奇迹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奇迹在线-让世界充满爱

奇迹在线-独居一格的资讯门户网

| 浙ICP备05082053号-1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