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一块石碑踏三县 綦江区隆盛镇的莲花山上

旅游 04-22

  一块石碑踏三县 綦江区隆盛镇的莲花山上

  赵明玖讲述他刻碑文的过程。

  

 

  赵明玖仰望友谊杯。

  

 

  树木掩映下的友谊碑。

  綦江区隆盛镇的莲花山上,有一处被当地人称为“一脚踏三县”的地方,这里还立有一座高大的石碑。石碑有三面,分别写着:綦江县(今綦江区)、巴县(今巴南区)、南川县(今南川区)。碑下分别有三条通往三个县的路。

  为何要建这石碑?又为何取名“友谊碑”?

  三县人亲如一家

  隆盛镇莲花村石朝门组的赵明玖是石碑的建设者之一。据他介绍,莲花山下的莲花场历来是綦江、巴县、南川三县贸易往来的集中点,每逢赶场天,人们便会从三县不同的:地方赶来,场上人山人海,土特产丰富,商品流通量大。

  莲花中学隶属于綦江县,但学生却来自三县。巴县、南川县的孩子们都愿意来此读书,然后回到本县参加中考。莲花中学的教学质量好,在三县有口皆碑。

  莲花山下,赵姓是大姓,赵家湾人丁兴旺。近百年来,赵氏家族的姑娘嫁到巴县、南川县的不计其数,赵氏小伙子娶回巴县、南川县的姑娘数也数不清。

  虽说这一带属不同的县管辖,但三县人民亲如一家,共同维护着这里的安定团结,人们希望在这里修建友谊碑。

  1990年7月,原綦江县隆盛区委建议在原巴县石滩乡、南川县神童乡、綦江县莲石乡三乡交界处,一个“一脚踏三县”的地方,建一块三县友谊碑,这个倡议得到三县领导和群众的赞成和响应。

  大石碑套小石碑

  今年73岁的赵明玖从小就生活在莲花山下,16岁拜师学石匠手艺,17岁自己出来单干,起初是帮村民修猪圈、建房子,后来发展到刻碑文和石雕图案。几十年的历练让他练就了娴熟的石匠手艺。

  确定修建友谊碑后,乡长首先想到了赵明玖,打算将这个任务交给他。当时,赵明玖正在巴县做“活路”(綦江方言,意做工),接到电话当天就赶了回来。乡长只是说建一座石碑,既没有给他设计图样,又没有大小尺寸,赵明玖找了几个本地的石匠,按照自己的想法,用时20多天建了一座石碑。石碑建好后,三个县的领导都来看,结果都不满意。

  为何不满意?石碑太矮小了,不够大气。领导们现场商定了一个尺寸交给赵明玖,要他重新再建一座石碑。

  这个尺寸要比刚建好的碑大一倍多,修建这样的石碑困难不小。第一个困难,去哪里找这么大的石材?第二个困难,这里地处高山怎么把石头运来?最终,赵明玖在距石碑一公里多的巴南地界上找到了石材,又多找了几个石匠,将重达千斤的石材运了过来。

  赵明玖没有拆除那座建好的石碑,而是将新石碑直接建在原碑的外面。也就是说,如今能够看到的这座石碑里面还有一座小石碑。

  取名为“友谊碑”

  第二座石碑的建设花了近一个月,于1990年11月2日竣工。石碑总高4.75米,碑帽为亭子顶,三角翘鳌,顶上有石葫芦,碑座是圆柱体,直径1.5米,中心落于“一脚踏三县”交界处,取名“友谊碑”。

  友谊碑建好后,三县的县长分别题词,并由赵明玖刻在了石碑上。

  时任綦江县县长叶庆琅的题词是:石斧共传人,石碑结同心,一脚踏三县,年丰气象新。时任巴县县长戚万林的题词是:举步踏三县,地连人更亲,父兄相协作,子弟共耕耘,盈盈字水绿,亘亘蜀山青,丰碑今又建,友谊志保情。时任南川县县长魏长述的题词是:世代友好。

  1990年12月,三县村民齐聚友谊碑下,举行了隆重的揭碑仪式。

  友谊碑周围,三县共留绿化地2.92亩,植树种花美化环境。綦江县在西南面种上了蜀桧树,巴县北面种上了桦楠松,南川县在东面种了柳杉树。后来,三县还分别修建了三条便道通往友谊碑。

  三县人习惯上称友谊碑为三县友谊碑。它象征着三县人民和平相处,团结进步,“一脚踏三县”的精神家园。如今,綦江县、巴县、南川县先后由县改为区,虽然“县”的名字变了,但边界村民的深情厚谊却一直未褪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綦江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綦江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綦江在线-让世界了解重庆綦江区

綦江在线-今日綦江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