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2018年十大关键词 科创板与MSCI入选

股票 12-20

转眼间,2019年近在眼前,回眸2018年,过往发生的重磅事件在脑海中回放:科创板、A股被纳入MSCI、独角兽企业回归、沪伦通、回购金额创新高、退市常态化、重新上市、从严监管、国资驰援民企、并购重组。这十大关键词,浓缩了2018年A股风云。

NO1.科创板

近期,科创板核心制度设计已进入公开征求意见前的关键时期,市场预测将于2019年上半年推出。

积极推进中的科创板作为注册制的试验田,上至证监会、上交所,下到企业、投融资机构等都在翘首以盼,科创板让整个市场处于忙碌而兴奋中。

自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一个多月来,为推进科创板的落地,上交所已经完成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方案(草案),并且新设立注册部和监管部。

为推进科创板的落地,在上海经信委发布《关于征集推荐上交所科创板企业名单的通知》,积极吸纳拟挂牌优质企业后,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科创板号召,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9个地方政府出台相关通知。

业内人士向《投资快报》记者表示,设立科创板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对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都有着显着的积极意义。

NO2.MSCI

6月1日,对于走向国际化的A股而言无疑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三次闯关MSCI均与之擦肩而过后,A股在第四次闯关MSCI后正式成功。根据2017年6月美国明晟公司(MSCI)宣布的信息显示,2018年6月起A股将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5月15日凌晨,MSCI公布半年度指数调整结果。结果显示,共有中兴通讯等234只个股被纳入MSCI成份股名单中,纳入因子为2.5%。后续,MSCI在8月季度评审会将会对纳入因子提升至5%。

随着A股正式纳入MSCI,A股国际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券商研报分析认为,A股正式纳入MSCI后将持续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最新的数据显示,A股纳入MSCI的首个月份即今年6月,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近285亿元。

未来,A股纳入MSCI有望持续加码。MSCI宣布,在明年的审议通过后,将中国大盘A股的纳入因子从5%增加到20%。此外,MSCI将考虑在2020年5月将中盘A股纳入。MSCI表示,欢迎投资业界从即日起至2019年2月15日对此提案作出反馈,并计划在2019年2月28日或之前公布此项咨询结果。

NO3.回购

随着股票回购制度不断完善,2018年A股上市公司回购力度明显加大。从月度实施回购金额来看,今年7月之后,回购金额明显上升。其中,9月及10月同比增速分别高达909.21%及682.01%。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共有969家公司启动了股份回购流程,其中711家公司进行了回购,实际完成回购总金额约436.86亿元,与去年全年相比增长374.89%,回购金额创历史新高。具体来看,10月26日回购新规落地至今,共有156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份回购预案。以回购金额下限来看,预计回购总额达198.84亿元(剔除未公布回购下限的公司)。分行业来看,化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与计算机行业公司数量较多,分别有21家、19家、14家与10家。回购新规以来,发布股份回购董事会预案的上市公司中,74家公司的拟回购金额下限超亿元,占比近半,其中10家公司拟回购资金上限超过10亿元。

NO4.独角兽

A股积极拥抱新经济企业的同时,独角兽企业回归热情不断升温。上半年,监管层亦为独角兽企业开辟了快速通道。独角兽企业药明康德、工业富联、宁德时代先后上市,成为A股中的一员。

其中,作为中概股回A第一股且有着医药界“华为”之称的药明康德,自披露招股书之后就备受市场关注。而药明康德的上市进程可谓迅速。从该公司招股书预披露更新至成功过会仅仅50天左右的时间。药明康德也成为首家上市的独角兽企业。

另外,以创业板首家独角兽身份登陆A股的宁德时代,则从招股书预披露更新到顺利过会,历时仅24天,以此刷新了药明康德之后工业富联36天“闪电”过会的纪录。上市之后的宁德时代也不断受到投资者的热捧,在连续斩获6个涨停板后,宁德时代轻松登顶创业板市值“一哥”席位。

需要指出的是,工业富联采用“战略配售+网下部分锁定”的创新发行方式,使得“沉寂”多年的战略配售重出“江湖”。

NO5.沪伦通

近期,“沪伦通”即将开通的消息引起市场广泛关注,随着各项准备工作的推进,距离开通的目标也渐行渐近。沪伦通既有别于陆港通,也与传统IPO模式不同。沪伦通是将对方市场的股票转换成DR到本地市场挂牌交易,“产品”跨境,但投资者仍在本地市场。

具体来看,“沪伦通”存托凭证业务开展初期,境外发行人并无融资安排,仅以非新增股票为基础证券在境内公开发行上市中国存托凭证,但境外发行人后续可以配股的形式新增中国存托凭证上市。发行CDR流程,境外发行人及境内保荐人向中国证监会提出申请,中国证监会通过上交所受理境外基础证券发行人报送的申请文件—上交所审核—证监会核准,但无需提交发审委审核。国内上市公司发行GDR允许融资;国内上市公司可以其新增股票或非新增股票为基础证券在境外上市存托凭证,定价规则与A股定增类似。

无疑,“沪伦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NO6.国资驰援

2018年即将落幕,今年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易主事件数量竟然创出近10年的新高。据统计,2014年-2017年、2018年1月-11月,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相关事件分别有89起、85起、62起、85起和124起(包括进行中、已完成、终止等状态)。

今年124起中,控制权已经完成变更的达97起,也意味着2018年A股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数量将创下近10年的新高。据不完全统计,10月至11月期间,控制权变更事件的高峰期,多达4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控制权变更相关公告,其中28家的受让方来自地方或中央国资委,占比近70%,而这些变更大部分仍在进行中。

而自10月份起,“为民企纾困”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最热话题。地方政府、券商、保险资管纷纷出钱,推出“纾困基金”。据东吴证券统计,目前“纾困基金”规模已超5000亿(若考虑央行合计3100亿的民企信贷及债券融资支持资金,则总规模超8100亿)。据不完全统计,地方政府成立的纾困基金总规模约1800亿元。

NO7.退市常态化

回顾2018年,“退市”二字无疑成为了A股市场制度改革的“关键词”。除了退市新规在今年11月正式落地之外,吉恩镍业、昆明机床、烯碳新材、中弘股份、*ST长生5家公司相继被宣告退市,困扰A股市场多年的退市顽疾得到缓解。其中,由于连续四年亏损,吉恩镍业、昆明机床两家公司打响了年内退市的第一枪,上交所于今年7月13日对上述两家公司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吉恩镍业、昆明机床也由此成为年内首批退市股。

《投资快报》记者注意到,与吉恩镍业、昆明机床四连亏的退市原因不同,烯碳新材、中弘股份、*ST长生3家公司分别被冠以“非标退市第一股”、“破面退市第一股”以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第一股”。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1元),中弘股份在今年11月8日被深交所作出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公司也由此成为“破面退市第一股”。除了*ST长生之外,还有金亚科技、*ST百特两家公司在今年被启动强制退市机制。

NO8.重新上市

监管层对于触碰退市红线的上市公司表现出零容忍态度的同时,对于已经退市的公司(除创业板外)则是本着只要符合重新上市的要求即可申请恢复上市的理念。今年6月初,创智科技、长航油运申请重新上市的消息,让已退市至老三板沉寂多年的两家公司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

根据资料显示,作为“央企退市第一股”,长航油运自2014年退市后至今已有四年时间,而创智科技则于2013年退出了A股的舞台。从两者发布的公告来看,为实现恢复上市,两家公司均作出了一定的努力。诸如,长航油运采取了剥离VLCC、重塑商业模式,推进降低债务负担,调整转变经营模式等措施。

据悉,“重新上市第一股”长航油运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上市前的最后准备工作,目前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最快年内就将重新挂牌上交所,正式回归A股。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4.79亿元、57.81亿元和37.2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28亿元、5.60亿元和4.11亿元。

NO9.从严监管

“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的理念成为常态化。监管层几乎每周都会公布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个人的处罚案例,罚款金额和惩戒措施都足以给违规者以警示,给胆敢以身试法者以棒喝。证监会严厉打击市场上违规操作、操纵市场、欺诈发行、违规定增再融资、内幕交易等行为,处理一大批大案要案,通过大数据等方法提升部门监管水平,严肃了市场纪律。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稽查执法和行政处罚工作是证监会监管亮点,已形成严格执法的全面压倒性优势,严惩重罚不良分子已逐步成为执法常态。具体来看,坐庄炒作内幕交易受到有力打击,一级市场进一步加强监管,希望鱼目混珠、上市圈钱的问题公司显着减少。制度环境和市场质量显着提高,为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据介绍,证监会将继续保持监管定力,改进监管方式,继续把依法从严监管推向深入。引导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回归本原,专注主业。加强市场法治建设,从制度上解决违法成本偏低、执法手段不足、执法威慑力不足等问题。

NO10.并购重组

今年下半年以来,A股并购重组交易规模增长明显。深交所副总经理彭明近日称,将运用市场化方式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帮助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同时,证监会上市监管部副主任邓舸表示,监管导向鼓励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

分析认为,监管层对重组的表态,有望激发和提升市场活力,支持上市公司依托并购重组做优做大做强,后市重组概念股有望迎来机遇。据介绍,2018年1-10月,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共发生3338单并购重组,同比增长61.72%,交易金额2万亿,同比增长41.55%.1-10月证监会审核并购重组数量134单,交易金额4923.86亿元,占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总数的4%.从趋势来看,产业并购比重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依托并购重组做优主业、加快发展效果更加凸显。

业内人士指出,监管层对并购重组的表态有望激发和提升市场活力,支持上市公司依托并购重组做优做大做强,后市重组概念股或将迎来机遇,尤其是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有望提升外延发展的机会,进而优化改变市场生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綦江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綦江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綦江在线-让世界了解重庆綦江区

綦江在线-今日綦江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