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奇闻

十万个为什么动物为什么说蟑螂是害虫 为什么啄木鸟会啄树

奇闻 11-20

  啄木鸟栖息在树上,它啄树是为了取食隐藏于其中的昆虫或昆虫的幼虫。啄木鸟的喙又长又直,像把锥子。它就用这坚硬的喙来凿穿树皮、树干。凿之前,啄木鸟先用喙敲敲树木,通过发出的声音来判断树干里面是否有虫子。如果有,它就会啄开树皮,用它那细长的舌头伸进虫眼中。舌头前端生有短钩,能将虫子钩取出来。

  啄木鸟能充当树木的“医生”,不仅由于它有一个独特的喙,而且它的身体结构也极适于树干攀援生活。

  啄木鸟的爪子与众不同,两趾向前,两趾向后,脚尖上还生有尖锐的钩爪,因而能牢牢地抓住树干而不会掉下来。它的脚又短又粗,有力地支撑着身体。啄木鸟的尾巴呈楔(xiē)形,尾巴上的羽毛又硬又有弹性。在攀援时,尾尖紧贴树干,起着支撑作用;成为支持身体的第三个支点。啄木鸟的胸椎分离,不互相愈合,所以躯干部的活动性很大。

  在我国分布较广的是绿啄木鸟。它是树木害虫的死敌。平常绿啄木鸟不停地沿着树干上下攀援,用喙敲打树干发出的“笃(dǔ)。笃”声能在林中传得很远。它啄食那些在树干上钻洞、破坏树木生长的昆虫及越冬的幼虫,对林业有益。但也由于啄木鸟经常啄破树皮,容易使树木感染病害,因此它也对林业有一定的害处。

  啄木鸟每年繁殖时自己选择腐朽的树干凿洞为巢。它们往往凿好些洞,而自己只挑其中一个育雏。其余的洞往往成为别的动物的住宅了。

  知识点:栖息、喙、昆虫、幼虫、身体结构

  水牛为什么喜欢泡在水里

  生物往往有许多特殊的习性,有些习性,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无法改变。人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这个道理。

  水牛的祖先,是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夏天气温可高达39℃,烈日酷暑,不采取降温措施,实在受不了。并且,水牛的皮肤又厚又密,汗腺特别不发达,无法出汗散热。无论是采食吃草,还是为农耕劳作,忙碌了一天,体内更是热不可耐。到河里泡病泡,清凉爽快,实在是美事一桩。同时,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昆虫特别丰富,牛虻和牛虱之类,又很喜欢在水牛身上占便宜,这里咬一口,那里叮一下,虽然没有刻骨铭心之痛,那痒麻麻的感觉也实在不是滋味。尤其是那些牛虱,专门选择皮薄肉嫩的地方,长时间地叮在那里不走,毫不客气地尽情吸血,对它们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到泥水中滚上几下,一来可以搔(sāo)搔身痒,二来可以弄掉那些无“礼”小虫。这样,水牛喜欢泡水和滚泥水的习惯就慢慢形成了。

  水牛泡水,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了一些生活习性,这样的情形,在许多生物中都有类似现象,母猪刨土,老鼠打洞等等,不同的动物都保留着它们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性。

  知识点:习性、汗腺、搔痒、赶虫

  河蚌为什么能产珍珠

  河蚌的身上,有一间像扇形的“小房子”保护着。这间“小房子”就是坚硬的贝壳,是河蚌自己建造的。

  原来,河蚌身体虽软,但它外套膜的部分细胞却能分泌角蛋白和碳酸钙。贝壳质的“小房子”,就是由外套膜上的腺细胞分泌物造成的。

  河蚌也称“无齿蚌”,它的足就是那块白色的肉,形状像一把斧子,因此称为“斧足”。在足上长着一条条肌肉索,伸足肌连在蚌壳的前边,支配蚌足的伸出活动;缩足肌连在蚌壳的前后边,支配蚌足的收缩活动。河蚌靠伸足肌和缩足肌伸缩活动,就能缓慢地走起路来。

  河蚌在河里生活时,偶然会有一些寄生虫或砂粒夹在外套膜与介壳之间,这时外套膜的表皮细胞受到刺激,就会急剧地分泌出珍珠质,将砂粒或寄生虫包围住,构成完整的珍珠囊;珍珠质不断累积,最后便成为闪闪发亮的珍珠。一些海水贝类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刺激下所分泌形成的珍珠,称为“海产珍珠”。淡水贝类如河蚌生成的珍珠,称为“淡水珍珠”。珍珠是一种名贵的装饰品,而且还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我国南海沿岸如合浦,就是珍珠的主要产地。现在,长江流域一带,人工育珠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副业。

  知识点:贝壳、外套膜、珍珠质

  为什么蚂蚁有的有翅,有的无翅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奇迹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奇迹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奇迹在线-让世界充满爱

奇迹在线-独居一格的资讯门户网

| 浙ICP备05082053号-1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