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动物为什么说蟑螂是害虫 为什么啄木鸟会啄树
蚂蚁是蚁群的统称,全世界已知约15000种。我国有100多种。蚂蚁属社会性昆虫,一窝蚂蚁,就是一个大家庭,约有几万个成员。在这么多家庭成员中,绝大多数蚂蚁是没有翅膀的。例如,蚁后是没有翅膀的,它是蚂蚁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一个家庭只有一个蚁后,但是,蚁后的身体要比其他任何蚂蚁都大,生殖器官发育完全,在家中只吃不干活,惟一的任务是繁殖后代,就是一台产卵的“机器”。工蚁和兵蚁也都是没有翅膀的,它们的生殖器官已完全退化,没有生殖能力,是蚂蚁家庭中的劳动者和保卫者。繁殖蚁(亦称“公蚁和母蚁”)是有翅膀的,它们生有翅膀,完全是由于生殖的需要;如果没有翅膀,蚂蚁家庭就会灭亡。公蚁和母蚁一旦长大,生殖器官发育完全,就要飞到空中举行“结婚仪式”,而翅膀成了它们结婚时穿的“礼服”。当婚礼结束后,它们又回到地上,公蚁不久就死去,母蚁受精后将“礼服”脱掉,在附近找个石洞或泥洞,就急忙钻进去建巢便成为新的蚁群中的蚁后了。
知识点:翅膀、蚁后、工蚁、兵蚁、繁殖蚁
为什么狗离开主人多年还会相识
狗是一种人们最常见的小动物。由于它们忠心于主人,听主人的话,因此就有“义犬”之称了。
俗话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主贫”。尽管主人的家境不好,甚至是三餐难保,但他所饲养的狗,依然忠心耿耿,尽职尽责,绝不会因为贫困而离开。即使是主人给狗吃些残羹剩饭,它也是心甘情愿的。如果主人把它送给别人饲养,或者主人离开了狗,但是几年以后一旦相见,狗还是会认得主人的。
那么,为什么狗离开主人很多年还可以相识呢?这还要从狗的嗅觉、听觉以及有记忆力这三方面来谈起。
狗是以其鼻子灵敏而著称的。人的嗅觉细胞仅有500万个,覆盖鼻腔上部黏膜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大概仅有5平方厘米的大小;但是狗竟有22000万个嗅觉细胞,在鼻腔中占有面积达到150平方厘米,能分辨出大约200万种物质,比人类的嗅觉要灵敏100万倍。狗除了会混淆同卵双生子之外,几乎可以依据味道找到任何一个要找的东西。人的气味是有一种细微差别的,虽然人本身分辨不清楚,而狗却可以准确无误地嗅出自己主人身上的气味,从而能够认识久别相逢的主人。
狗的听觉也是十分灵敏的,它们可以听到人们的耳朵里听不到的细微声音,再加上它们对自己主人的声音是那么熟悉,因此虽时隔多年,可是一听到自己主人的声音,就能够立刻认出来。
狗除了具有灵敏的嗅觉与听觉之外,还具有较好的记忆能力。这种较好的记忆力,一方面是来自狗的本身,另一方面则来自同主人长期的接触中,对气味与声音的反复熟悉,并且在脑子里重复的积累,加深了这两方面的记忆。假如狗仅有灵敏的嗅觉与听觉,但是记忆力却非常差,把原来熟悉主人气味与声音忘得干干净净,狗也就不会识出相隔多年的主人了。
知识点:嗅觉、听觉、记忆力
猫的眼睛为什么早、中、
晚不同时候瞳孔不一样大
人为什么能看见景物,主要有明亮的眼睛。但人的眼睛在看太阳时感到很刺眼,一瞬间就要闭上眼睛。在昏暗的地方看东西,即使将眼睛睁大也很难看清景物。而猫就不一样,它白天能抓老鼠,晚上在黑暗的地方也能抓老鼠,可以说它任何时候都可以看见东西,而且它的眼睛早中晚瞳孔不一样大,这是为什么?
人眼、猫眼要看见东西都是通过眼睛各部功能配合来实现的,其中通过眼球的括约肌活动,改变瞳孔的大小,来适应强弱光线进入眼球内来反应外界的东西。人眼球括约肌收缩能力小、控制瞳孔的范围小,所以对光的适应性差,过强过弱都不易适应。而猫眼不一样,猫眼球的瞳孔很大,而且括约肌的收缩能力特别强。所以猫的瞳孔比人具有更大的伸缩性,对光强弱的反应比人易于适应,这样形成它的眼睛瞳孔早中晚不一样大。
早上光线较弱,为适应这光线,猫眼瞳孔缩小像梭(suo)子一样扁圆。中午有较强的光,它的瞳孔更小得像一根线。晚上昏暗无光时,它的瞳孔就会开得像龙眼核一样的圆。这就是猫眼瞳孔一天三变的道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奇迹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奇迹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