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三国局面的形成董卓之乱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曹魏的政治与经济九品中正制

历史 11-18

  魏晋南北朝,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三国局面的形成。

  【董卓之乱

  东汉末年董卓入朝实行的专权暴政。中平六年(189),大将军何进与袁绍密招董卓入京诛杀宦官,事泄,何进被杀。董卓乘乱带兵入京,废少帝,立陈留王,是为献帝,自任相国,独揽朝政,排斥异己,引起了百官和各地牧守的不满。次年,袁绍联合关东各地刺史、太守,兴兵讨卓。董卓自知不敌,焚毁洛阳,挟持汉献帝及百官西迁长安。关东军随后分崩离析,互相攻伐。初平三年(192),董卓为王允设计所杀。董卓之乱造成东汉末年朝政混乱,军阀混战割据由此展开。

  【青州兵】

  东汉末年曹操收编青州黄巾军组建的军队。初平三年(192),青州黄巾军连破兖州郡县,斩兖州刺史刘岱。济北相鲍信迎曹操出任兖州牧。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将黄巾军击败。冬,曹操获降卒30余万,人口百余万。曹操收黄巾军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此后,青州兵随曹操南征北战。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去世,青州兵发生骚动,鸣鼓擅去。贾逵建议提供钱粮,令其解甲归田。青州兵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为争夺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东汉末年,北方逐渐形成了袁绍和曹操两个强大的军事集团。占有幽、冀、青、并四州的袁绍自恃实力雄厚,于建安四年(199)率领10万大军攻许。次年,双方在官渡对峙,曹操夜袭乌巢,火烧袁绍粮草,袁军大乱。曹操全歼袁军7万余人,袁绍仅率八百骑兵逃回河北。官渡之战消灭了袁军主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也为曹操在后来的三国鼎立局面中占据优势地位创造了有利条件。

  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为吞并江南而与刘备、孙权进行的一次决战。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出兵南下,欲统一全国。七月,南征荆州,荆州牧刘表卒,刘表幼子刘琮投降。刘备与刘琦会于夏口,并遣诸葛亮联孙抗曹。孙权派周瑜率军3万,联合刘备在赤壁与曹军决战,周瑜用火攻,大败曹军。战后曹操退守中原,孙权据有江东,刘备的势力迅速崛起,在此后10年内逐渐占领荆州、益州。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夷陵之战

  三国初年蜀、吴之间的一次战役。建安二十四年(219),孙权趁关羽集中兵力在襄樊一线进攻曹军之机,派吕蒙袭杀关羽,夺回荆州。221年,刘备称帝后企图重新夺回荆州,于是以替关羽报仇为名,调集所有兵力,亲征东吴。孙权向曹魏求和,并任陆逊为大都督应战。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军的攻势。222年,陆逊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用火攻大败蜀军。夷陵之战将蜀国的势力控制在长江三峡以西,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

  三国鼎立

  魏、蜀、吴三国分立对峙的局面。赤壁之战后,曹操占据北方;刘备占据荆州大部分地区,后又进占益州;孙权则巩固了他在长江中下游的统治,鼎立局面初步形成。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建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蜀);次年,吴军在夷陵大败蜀军,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形成。三国鼎立之时,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结盟或战争,但也采取了一些巩固政权、发展生产的措施,为西晋统一创造了条件。280年,晋灭吴,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曹魏的政治与经济

  【中书监、中书令】

  中国古代中央中书省的长官。三国时,魏文帝曹丕设中书监、令,以分尚书之权。监地位略高于令,同为三品,秩千石,其公署称中书省。中书监、令职掌机要,参与决策,秉承皇帝意志草拟及宣行诏令,权任极重,但资历较浅,便于君主控制,中书省取代尚书台参与决策的部分职权,成为中枢决策机构。晋承魏制,中书监、令并置,权在尚书令上,相当于宰相。隋以后中书省不置监,唯以中书令为长官,位高权重。明初罢中书省,中书令亦废。

  【都督】

  中国古代地方军事长官。东汉末年,曹操为相时,常设都督作为某一次战役或某一防区军队的统帅。曹丕正式建立都督制,中央派出都督成为驻防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有时也兼领一州或数州刺史,掌管民政大权。魏晋时期,战争不断,都督因统军而威权日盛,逐渐由中央派出的领兵将领演变为地方最高的军政长官,助长了地方割据。历代各朝多设都督一职,但职权不一。民国初年,各省成立军政府,都督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后渐消失。

  士家制

  三国时期曹魏推行的世兵制度。为保证有足够的兵源和防止士兵逃亡,曹魏规定士兵及其家属另立户籍,称为士家。士家集中居住于邺城一带,由军营或郡县管理,其社会地位很低,低于一般农民。士家子孙必须世代当兵,不准改行转业;婚配只能限于同类,不与民间通婚;士兵逃亡,家属要受严酷的惩罚。士家未征召入伍的从事屯田,称田兵。士家制保证了曹魏时的兵源,是曹操称霸北方的重要条件。

  世兵制

  中国古代的一种军民分离、军户世袭为兵的制度。汉末战乱,豪强乘机而起,建立武装(其武装实际上是部曲私属)。士兵之家列为军户(士家),有独立于编户之外的兵籍(士籍),不隶属郡县。军户社会地位很低,须世代为兵,不准改行转业;婚配只限于同类,不与民间通婚;士兵逃亡,家属要遭受严酷的惩罚。魏、晋士家制,东晋、南北朝之军户制,及元、明的军户和清代的旗,均属此制。世兵制有效保证了兵源,但也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曹丕称帝后,采纳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具体内容为: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中正以家世、道德和才能作为品评人物的标准,将士人分为九品,被评为上等者,将被推荐到各级行政机构做官。九品中正制初行时,以“唯才是举”为原则,后来中正多为世家豪族把持,评定人物重视家世,“计资定品”,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结束了两汉以来的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

  中正官

  九品中正制中负责品评士人的官员。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始置中正官。中正官由籍贯属于本郡且在朝廷任职的有名望之士人兼任,依其所领范围不同,有大、小中正之分,无品、无禄。其职责在于将当地士人按照德才、门第高下区分为九品,并写出"品”“状”,作为吏部委任官员的参考。晋、南北朝沿置中正官,但中正官往往被地方大族垄断,依门第定品评级,成为士族做官的代言人。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中正官亦不再设立。

  灼然二品

  中正官评定乡品中的第二个等级。魏晋南北朝时推行九品中正制,中正以家世、道德和才能作为品评人物的标准,将士人分为九品,由于上上品形同虚设,所以上中品实际为最高等级,故称灼然二品,简称灼然。一说二品中之优异者,被称为灼然二品。魏晋时,二品出仕即任清官。南朝宋以后,二品与三品间的差别更加明显。南朝梁改九品官阶为十八班,“位不登二品者,又为七班”,列为流外,使差别更加绝对化。

  许下屯田

  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募民屯垦的举措。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社会生产遭到破坏,军粮供应困难。建安元年(196),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以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在许(今河南许昌)附近募民屯田,开民屯之始,当年得谷百万斛。次年令郡国设置田官。屯田区直属中央大司农,不隶郡县,政府对屯田民收取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田租。许下屯田对安置流民、恢复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军粮供应,为曹操统一北方提供了物质基础。

  屯田客

  三国时期束缚在官府土地上的依附农民。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社会生产遭到破坏。建安元年(196),曹操在许募民屯田,开屯田之始。曹魏屯田有民屯、军屯两种。民屯招募流亡农民,以50人为1屯,屯置司马,直属大司农,不隶郡县,不承担租调、徭役,政府收取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田租。军屯的生产者是士家。吴国主要以被征服之山越人为屯田客。屯田客实际上是国家的佃客。魏文帝以后,屯田制度逐渐被破坏,屯田客成为官僚大族的依附农民。

  田租户调令

  曹操颁布的租税改革诏令。建安九年(204),曹操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后,将过去在兖州、豫州实行过的按户征调绢绵的办法加以调整,颁布了田租户调令。诏令规定编户齐民每年亩纳田租4升,户调绢2匹,绵2斤,此外不得擅自兴发;豪强地主也一律交纳田租户调,不准向百姓转嫁负担。按户征收绢绵的户调制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丁为单位的征税形式,是我国古代赋税制的一次大变动,也说明政府对编户的控制有限。此令对稳定自耕农生产和政府征收租税有积极作用。

  戾陵堰

  三国时期魏国刘靖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位于今北京市西永定河上。三国魏嘉平二年(250),镇北将军刘靖主持修建戾陵堰作为车箱渠的渠首工程,堰高1丈,东西长30丈,南北宽70余步。堰上游北岸开口置水门引永定河水,开凿车箱渠作为渠道首段,下游利用经疏导的高梁河向东到潞县。堰体用石笼砌成,洪水时,堰顶可以溢流;平时拦截河水入车箱渠,灌溉沿岸农田百余万亩。西晋和北魏时均曾修治。唐朝后失去灌溉功能,渐废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綦江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綦江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綦江在线-让世界了解重庆綦江区

綦江在线-今日綦江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