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名家笔下的西南联大往事

文学 11-30

  “七七事变”之时,我任教的南开大学被炸,当时我正与妻子在上海度暑假,住在父母家中。有一天,我忽然接到通知,说南开已与北大、清华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即将开学,要我立刻前去参加。这消息确令我好不兴奋。于是,我在上海大场战事激烈之际,离别父母、妻女,只身经南京、汉口,到达长沙。随即与第一批临时大学文学院教授,有朱自清、闻一多、冯友兰、叶公超等十余人,拖着行李,乘长途汽车来到南岳山中临时大学文学院校址,那已是11月3日的事情了。

  文学院学生80余人,他们来到(11月16日)后,南岳山中顿时热闹起来。我担任三门功课,英国文学史班上有14人,英国戏剧有三十余人,还有现代英国文学,人数无记录。这三门功课我在南开都教过,但离开上海时匆忙间未带任何书籍与笔记。幸好当时年轻,记忆力强,又不知何处弄到了几部书,如《剑桥英国文学史》《金库诗选》,与好几本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颇有帮助。学生读书不易,既无课本,亦缺少参考书,教室内一块小黑板还是后来才搬进来的。

  山居生活单调,比较方便的是跑一小段路到南岳市溜达,有市场、庙宇、图书馆,中国旅行社招待所可以歇脚。初到时最不习惯的一日三餐,湖南厨子煮米饭硬得粒粒可数,难以吞咽,没有时间细嚼,一下子同桌的人把碟子里的菜一扫而空,剩下那些菜辣辣的不好上口。好在这问题不久便解决了。叶公超先生自告奋勇,担任教职员伙食团经理,请来一个大师傅,使我在日记上大书特书:“日来饭食甚佳,真乃人生一大乐事。”那时我们的薪水虽然打了折扣,生活是过得充裕的。

  

31bdf99e215a4a55b6b02e2aeff10b1e_q70.gif

 

  ▲西南联大学生宿舍

  山中交通甚为不便,无报纸可看,大家便聚在一起闲谈,长沙有人来就去打听消息,而消息却愈来愈坏。南京失守,长沙遭轰炸。号称世外桃源的南岳山中,也受到两次空袭警报的威胁,铿锵的锣声打破了山居的沉寂。我们最关心的是学校飘摇、渺茫的前途,这弦歌不绝之声究竟能维持到几时?除夕之夜文学院师生们开了联欢会,颇为热闹。当时长沙情况不如南岳平静,师生都有离校者。南开同学中有许多人去前线工作。我在日记上写着,“中国如得复兴,全在青年人身上。”不久,学校前途呈出一线曙光。临时大学迁去昆明,不久改名西南联合大学。这已是1938年初,预定在2月中旬开始迁移,学生步行经黔去滇,教授自由行动,有少数与学生同行,闻一多就是其中一位。我于正月廿一离南岳时,教授中已走了一半,在学校门口送我的有朱自清、浦江清两位。

  1938年5月,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开学。当时我偕妻女自上海经香港、越南来到云南。这一学期文学院设在蒙自,后来并入昆明校本部。现今时隔半个世纪,仍有不少同学与教师能回忆这一段西南联合大学在中国学术界的难忘历史。

  吴征镒《长征日记——由长沙到昆明》:

  随校南迁的学生分成两群,女生和体格不合格的,从广州绕道香港、越南,由滇越公路进入云南。其余200余名学生组成湘黔滇旅行团,从长沙步行到昆明。

  1937年十二月十三日南京沦陷,长沙成为后防重镇,开始闻到更多的火药气。当时还叫临时大学的联大从此上课不能安稳,学校便请准作迁滇之计。一月底决定,随着就有一些教授先行赴滇。有一大批同学从了军,或去战地服务,也有到西北去学习的。剩下要继续念书的分作两群,一群是女生和体格不合格或不愿步行的,概经粤汉路至广州,转香港、海防,由滇越路入滇。其余约有两百余人则组织成为湘黔滇旅行团。同行教师共十一人,为闻一多、许骏斋、李嘉言、李继侗、袁希渊、王钟山、曾昭抡、毛应斗、郭海峰、黄子坚先生和我。

  

u=333269530,3140995122&fm=170&s=398BA9555A337A9E9E89106F0300706A&w=587&h=354&img.JPEG

 

  ▲于西南联大简陋图书馆里学习的学子

  大队于1938年二月十九日出发,由五条民船装载,夜间启程下湘江入洞庭。我同郭君因押运行李汽车,二十三日才起程直至益阳,一路行丘陵地中,松杉成林,又多油茶,这是湘中标准景色。过益阳二十余里遇李 (继侗)师,便开始加入步行,晚宿军山铺,头一天只走了四十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綦江在线网上有所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和綦江在线无关,如有侵权请指出,我们立刻删除,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綦江在线-让世界了解重庆綦江区

綦江在线-今日綦江新闻门户

| 浙ICP备05082053号-1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